周日上午的阳光斜照在天津站南广场上,背着包穿过人群,准备返回北京开始新一周的工作。京津双城生活已成为我今年的常态,而连接两座城市的城际列车,更是这条生活纽带的实体化。
回天津时是从北京南到天津西,这次返程特意选了天津站出发。相比天津西站的现代感,天津站更显历史沉淀。站在南广场抬头望去,那座著名的钟楼静静矗立,表盘上的指针不慌不忙地走着,仿佛在提醒过往旅客:不必匆忙,时间自有其节奏。


随手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。钟楼的白色立面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醒目,广场上行人来来往往,有像我一样的通勤族,也有悠闲观光的游客。转身面向海河,对岸的欧式建筑群尽收眼底。利顺德饭店的老式穹顶、金融街的复古立面,与远处现代高楼形成奇妙对话。这些百年前留下的建筑,如今依然优雅地站在河岸,见证着城市的变迁。

走进候车大厅,环境整洁明亮。电子屏显示着列车信息,K7736次即将检票。这次回程选了相对比较便宜一些的车次,不过列车的便捷性令人赞叹,全程仅需80几分钟。比起堵在高速上的焦虑,这种交通方式显然更加可靠。


检票上车,车厢内安静舒适。刚坐定,列车便平稳启动。窗外景色渐次后退,先是城市街景,然后是开阔的田野。有人打开电脑提前进入工作状态,更多人则闭目养神,享受周末最后的闲暇。
我不禁想起去年刚工作时,往返京津还是件相当耗时的事。如今随着高铁网络完善,双城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选择。每个周末,数以万计的人沿着这条轨道往返,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图景。

列车广播响起:“下一站,北京丰台站。”80几分钟的车程转眼即逝。人们开始收拾行李,脸上露出周一早晨特有的神情——些许倦怠,但又带着迎接新挑战的准备。

走出北京丰台站,回望来时的方向,天津站的钟楼应该还在静静地走着。两座城市,两种节奏,却被一根铁轨紧密相连。我们这些每周穿梭其间的普通人,既是都市群落的组成部分,也是这个时代流动性的注脚。
每段旅程都有起点和终点,但生活始终在前行。周末的温馨与工作日的奋斗,在这条铁路上交替上演,编织成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双城记。
1,本站的内容来源于用户网络分享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留言联系我们处理!!
2,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
3,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
周末往返两地的上班族应该是不少,我身边就有一两个,两地每天通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