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岁女儿的符号日记

今天晚上,女儿把她的日记本塞到我手里时,说了一句 这是我写的日记,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我,满是期待的样子。

我翻开一看,真的愣住了。本子上没有几个完整的字,全是奇奇怪怪的符号:左边一页画了个简单的手提袋图案,旁边跟着一个金元宝;右边还有各种人形符号,后面跟着两个手掌符号,还有一个哭脸。再往后翻,还有三明治、小蜜蜂、小手、小脚印,各种看不懂的符号,配上各种表情符号。

“这就是你的日记?”我有点哭笑不得(其实心里已经忍不住想笑了)。

她用力点头,“对啊!你看得懂吗?”(其实女儿也不认识多少汉字,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:我又不识字)

我老实承认:“看不懂。这个手提袋是什么意思?”

“这是今天老师给我们发的袋子呀!”她指着那个购物袋的图标,“我很开心。”

她接着指那个手掌:“这是我准备接过老师给我的手提袋。”然后我准备在袋子上面画画。

我这才恍然大悟。每一页的图案和符号,都在记录她一天里最重要的心情和事情。小手代表“帮忙或者一个动作”,小脚印代表“去某个地方”,太阳表示“天气好”,雨伞表示“下雨了”。那些笑脸、哭脸、生气脸,就是她的情绪标签(我是这样理解的)。

“你跟谁学的这样写日记?”

“没人教呀,”她一边翻着手机里的短视频给我看,一边解释,“就像《山海经》里用奇怪的样子记录神奇动物,我的日记也是这样的。”

她给我看那些她常看的短视频,里面讲解《山海经》中的异兽——九尾狐、精卫鸟、还有什么马桶人、监控人 完全搞不明白现在孩子是什么思维了,确实都是用奇特的外形特征来记录的。女儿把这个思路用到了自己的日记里。

那天晚上,我陪着她“读”完了整本日记。用手提袋记录老师给他们的礼物用作画画的载体,用小鸟和手掌记录她心里各种想表达的想法,用饭碗和爱心记录妈妈做了她爱吃的菜。简单的符号背后,是一个七岁孩子完整的内心世界。

现在,这本“天书”躺在我床头。每次拿出来看,都需要女儿这个“翻译官”在一旁解说。而我也渐渐明白,日记从来不是为了让别人看懂,而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每一天。在这点上,我女儿用她独创的“山海经体”,做得比我这个天天写流水账的大人要好得多(其实女儿讲起这篇日记的时候 内心真的是想笑 更多的是孩子一天天长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思考)。

女儿的日记

评论

暂无评论,开始撰写精彩评论吧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